风雪而生文学网>玄幻>民国老兵志怪谈异 > 第二百五十八章祖龙镇波(3)
    第二百五十八章祖龙镇波(3)

    原来,那个术士对徐方附耳讲到,昔日道友卞楚,巫术高深﹑不可小看,加上现在又有一帮水鬼﹑精怪在其麾下助力,兴风作浪﹑虎踞龙盘在洞庭湖中,自是厉害非常。

    如果我们在洞庭湖上与他相争,一旦撕破脸面,极有可能不是他的对手,而且撕破脸面,也算是同室操戈,徒惹其他修行之人耻笑,所以实为下下之策。

    但解铃还需系铃人,是锁就有钥匙开。他卞楚不是宣称,其祖上卞和献上宝玉﹑负屈含冤﹑劳而无功吗?我们不妨采用拘魂大法,请来卞和的魂魄问个清楚,即有可能将这个问题迎刃而解。

    如果卞和承认,当年是他主动献出宝玉,而且当时的楚文王已经重赏于他,那么,这就说明那块和氏宝玉,已经不再归他所有,卞楚所谓的理由亦不存在。

    这样的话,我们就可以名正言顺的向他讨回玉玺,让他无话可说;如果到那时卞楚仍是不愿奉还,那么我们就可以以其祖上之魂,作为谈判的条件,换回玉玺。

    这种方法不战而屈人之兵,当然甚好。而那位术士所擅长的,就是役神使鬼﹑拘人魂魄。

    当然,那卞和毕竟已经死去数百年了,其鬼魂是否已经不在地府,而是进入轮回﹑投胎转世,现在是不得而知;若是他已转世为人,此计就无法施行。

    徐方听了此计,知道此策至少有五成胜算。于是立即安排人手筑坛准备。请那位术士作法,利用役神使鬼之术,遍查地府,寻找卞和鬼魂。

    所幸的是,那卞和因为生前慧眼独具﹑善于识玉,而且并不据为私有,心地宽广,死后深得府判器重,留他在阴间做一艺人,并未投胎转世。

    那位术士果然役神使鬼,拘来了卞和的鬼魂。只可惜提起当年往事,卞和仍然愤愤不平!

    卞和说,他生前发现那落凤之地的上等璞玉,不图私有,愿意献给大王,结果被削双足﹑哭瞎双眼,极为凄惨。

    最后虽然被楚文王洗冤,而且献宝有功﹑封为零阳侯,但实际上那楚文王旋即又以小错,褫夺了他的封号,再次将他贬为平民,更是令人气愤,以致于使他郁郁而终......

    这样一来,那卞楚之言倒是在理,徐方只得命那术士放卞和之魂回去,另外再想办法。

    那术士见此计不成,与徐方又商议了很多办法,但均无效果,根本无法说服卞楚奉还玉玺;而且卞楚知道徐方的打算以后,根本不再上岸与其相见。

    徐方等人又不敢驾船进入洞庭湖水中与其相争,故而此事一拖再拖,悬而未决。

    秦始皇见徐方久拖未决,无法索还玉玺,一怒之下将徐方下入大牢。并对其众多弟子和手下说,如果他们不能帮助徐方取回玉玺﹑完复圣命,必定会将徐方处死---当年那卞楚正是徐方招募而来,况且在洞庭湖中,主张丢弃玉玺的,仍是徐方。

    国不可一日无君,君不可一日无印。丞相李斯见玉玺短期之内无法找回,而秦始皇又不可离开玉玺,于是私下进言,建议另选美玉,再刻玉玺,秘而不宣,世人自然不知。

    秦始皇当然明白,那玉玺所起到的,已经不是简简单单一块印章的作用,而是象征天赋神权,自然不能一日无玺,于是接受李斯建议,秘招玉匠,再刻玉玺......

    徐方一帮弟子同僚,知道如果无法降伏卞楚,取回玉玺,徐方断无生路。于是苦苦思索,想要救那徐方出来。

    后来还是那位无名术士诡计多端,他认为降伏卞楚﹑夺回玉玺,绝非短时间内可以做到的,所以必须想方设法,让秦始皇无暇顾及徐方一案,尽量拖延时间,才有可能救得徐方出来。

    而要转移秦始皇的注意力,最好的办法就是让他感到帝国有危险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