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雪而生文学网>玄幻>新心谈史 > 第一话:国语文运动
    晚清与民国史新心谈史

    第一话:国语文运动

    在侍卫长胡炘将军的悉心照料之下,到了台湾,复行视事的总统蒋介石的睡眠情况有了长足的改善。虽然还是有些便秘,但是相较於日夜忧心神州大陆风云变sE的那几年,身心的劳顿己经逐渐云淡风轻。

    翻阅着自己的日记,1919年国语统一筹备会,教育学家吴稚晖将晚清国学家章太炎所制作的符号加以酌修,创造了注音符号。随着播迁来台,孙立人、胡宗南、白崇禧等不同省份的子弟兵,都需要安顿。不同省份的乡音,来到台湾这块土地上,部队有枪,一但因为语言不通起了冲突,很容易造成武装事件。另外尤为重要的是军民关系,绝不能再因为G0u通上的问题造成民变。

    国语的统一,一度因为没有经费而停顿。而台湾省刚好设有国语推行委员会,以「取缔日文图书,建立国音标准,使用国语注音,强制推行国语,设置国语推行员,奖励学习国语,利用方言学习国语等」方针在加以推行。类似现在的APP改版,换个介面,把以前台湾在日据时代的日文和闽南话,贬为次要语言,并以注音符号发音的北京话,当做主要语言─国语。像是台湾铁路局的运货火车箱,就标示有简易的注音符号。国语日报、国语实验小学,一个个资源被溢注到国语的推行上。

    当时多省军队都撤退来台湾,发音的方式五花八门,该用那个省的发音当做国语的标准发音呢?幸而这个问题在来台湾前就解决了,1923年,增修国音字典委员会决定以北平读法为标准音,即「新国音」,在全国学校推广。这里的北平读法和现在中国大陆北京人所说的北京话还是有些差异的。原本台湾人是不熟悉国语的,後来国语文运动很成功,台湾的国语又被称为台湾华语。

    延伸问题一:播迁来台,要让谁先听的懂?是人数最多,还是实力最大的?

    延伸问题二:抗战胜利後,台湾人争相学习新国音,但是後来对国府转为失望,要如何改变台湾人的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