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九章代母受过的伯府主母(二十三)

    谢绝了卫敞和卫致兄弟俩一再留饭的美意,见到杨氏从内院出来,夫妻俩对视一眼,卫放便带着妻子离开了昌邑伯府。

    刚扶着杨氏坐上车,卫放就忍不住地开了口:“静怡的身子到底如何了?”

    “……”明明心里已经有了答案,可想起之前同乔静怡的那番对话,杨氏也是半晌没有给出回应。

    “既是自家人,舅母便不同你绕弯子了。你实话告诉舅母,你可是小产了?”

    “是与不是,并无不同。我的身子已经无碍,舅母大可安心。有些事原本是想着等分家那日再与舅舅细说的,既然舅母今日来了,便劳烦舅母帮我带个信儿给舅舅、和母亲吧!”

    意料之外又预料之中的,提及小产这个话题,乔静怡既未痛哭流涕,也未歇斯底里,甚至一副事不关己的模样,就这么把话题给岔了过去。

    杨氏有心想追问,然而乔静怡接下来说的事儿,直接将她的心神牵绊住了,待得被莲芯送出了素兰院,杨氏这才反应过来,自己最该问的问题并没有得到答案。

    现在面对着丈夫焦急询问的目光,杨氏愣了一会儿,才说道:“我问了,可静怡既没承认,也没否认。”

    “那你”怎么不多问问?后头的话,卫放并未说出口。一来这话指责意味太浓,会伤了杨氏的脸面;二来,卫放熟知妻子的性子,便是不用他嘱咐,若不是出了岔子,杨氏绝对不可能放任乔静怡蒙混过关。

    至于到底是出了什么岔子?待杨氏趴在他的耳边低语了几句,卫放的眉心更是拧成了疙瘩:“这!?静怡可是有说她是打哪儿听来的?你前日去看姐姐时,姐姐可曾提及过?”

    并非卫放信不过外甥女,可是事涉辅国公府,卫放虽然同周博这个便宜姐夫不对付,可但凡辅国公府有点风吹草动,卫放总是能收到风声的。更何况他在嘉平帝那里圣眷正隆,经常出入宫禁,像皇子选妃这样的大事,卫放自然是不可能不知道的。

    所谓的选秀,其实不过是走个形式罢了,早在秀女入宫之前,皇子妃的名单就已经基本确定了下来。当然也不能排除中间出了意外,再另选他人的可能,但像周恬这样的国公府嫡长女,她若是真想在中间插一手,那么一个皇子妃的位子,绝对是手到擒来的。

    然而卫放在嘉平帝跟前当值时模模糊糊地听了几耳朵,却并未听到过周恬的名字,便是辅国公府那里,也没放出风声来。更何况杨氏前天刚去辅国公府看过卫敏,回家来也不曾同他提及过此事,卫放可不会怀疑杨氏是粗心大意忘记了,那么,既然连卫敏这个辅国公府的当家主母都不知道周恬想要角逐皇子妃的消息,乔静怡又是从哪里知道如此隐秘的事的呢?

    卫放的疑惑,也正是杨氏问过乔静怡的。至于乔静怡给出的答案?她自然不能说是原主前世的记忆告诉她的,不过这也难不倒乔静怡同杨氏分说。

    “我的亲事是怎么来的,大家彼此心知肚明。国公爷虽然不会因着我这个继女去为难自个儿的亲闺女,但为着母亲和未出世的弟弟的颜面,国公爷自然要冷冷她。他或许只是想让那位大小姐长长教训,可那位大小姐会如何想,可就不是国公爷能左右的了。

    更何况,弟弟马上就要出生,俗话说得好,小儿子、大孙子,老人家的命根子。人过中年能再得一子,便是国公爷那样平日里肃穆惯了的,也是难免露出喜意来。可他忘了,辅国公府的孩子不止一个,还不是一母所出,他如此情绪外漏,会不会让人产生遐想,那可就见仁见智了。

    那位大小姐在如此敏感的时候,来了这么一出将计就计,其真实意图难道就只是为了坑害我这个拖油瓶?”

    “不,她的目标

    从来都是你母亲和你弟弟。”杨氏这样的宅斗高手,根本不用乔静怡提示,她又怎么可能看不出周恬的真实意图呢?

    认真说起来,乔静怡遭受这样的无妄之灾,完全是替卫敏背了黑锅,也是因此,不论卫敏、卫放,还是杨氏,都是心疼极了乔静怡。卫放甚至还动过直接将乔静怡接回卫家,以后待卫珂他们娶妻生子了,便过继一个孩子给乔静怡养老的念头。只是卫敏虽然心动,但她不能不顾及杨氏的感受,更不能为了自个儿的亲闺女便将侄子们的前程搭上,所以最后还是拒绝了。

    卫敏他们是心里滴着血地把乔静怡嫁入昌邑伯府的。因着不放心外甥女,更是听说过卫瑾在外头的那些传言,即便厌恶极了昌邑伯府,卫放也是在乔静怡嫁进来之前,“好好”地同卫瑾这个便宜侄子恳谈了一番。至于刘氏和韩氏那里,自有杨氏同她们打机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