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六章代母受过的伯府主母(三十)

    乔静怡被刘氏身后那个藏头露尾、连莲芯都好似没见过的丫头吸引了心神,韩氏虽然并未注意到这个丫头,却是因着昨日卢氏的到来,本就心里提着一口气,现在看到刘氏不仅没有因着她“霸占”了她的位子而闹腾开来,反而跟什么都没发现一般,一声不吭地坐在了右上首,韩氏又怎么可能不更加戒备呢?

    于是,一个不说话,一个在思量,昌邑伯府里两个辈分最大的都不开腔,场面一下子就又尴尬了起来。

    好在武参将知道自个儿的闺女之前惹了婆婆的不高兴,正想找个机会在亲家面前替闺女找补找补,于是便主动地开口打了圆场:“致哥儿,你舅舅他们应该也快到了吧,还不快去迎迎!”

    “劳亲家老爷费心了,敞儿和致儿去迎迎吧,不仅是你们舅舅,刘亲家估计也该到了。”

    说到刘家时,韩氏的视线紧紧地黏在了刘氏的脸上,可刘氏却是如同木头雕像一般,连个表情都没有,韩氏这心里又是咯噔一下。

    然后她心中这股不好的预感,待半刻钟后看到卫敞兄弟俩竟是引着三拨人走进前厅时,终于得到了第一次的印证。

    俗话说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一旦女子出嫁,娘家再是亲近,也是不好再插手娘家的事儿的。不过分家这样的大事,按理来说,便是不能让出嫁女发表意见,也是该提前告知一声。

    然而不管韩氏和刘氏平时多么的不对付,却是在对待卫玫这个继女/小姑子的态度上,难得的达成了一致意见。

    除了继母和继女是天敌、姑嫂的关系也不遑多让这样的原因之外,因着钱氏和卫庄不得不向辅国公府妥协而错失了高嫁的机会,卫玫不仅恨毒了卫敏,更是连钱氏和卫庄也被她迁怒上了,然后也不知她是如何折腾的,竟然勾搭上了比她大了整整两轮的简郡王。

    老夫少妻,这在高门大户里完全没什么好惊奇的。可堂堂伯爵府的嫡出小姐竟然上杆子给人做继室,便是简郡王再深得嘉平帝器重,消息传扬出去,昌邑伯府的脸面也绝对是保不住的。为此,便是辛苦为卫玫谋划的钱氏都气得不轻,更何况是即将要有个只比自己小了一岁半女婿的卫庄了。

    若是卫玫能伏低做小地哭诉一番,看在她被卫敏抢了好亲事的份上,说不定钱氏和卫庄还能体谅她。可卫玫不仅不以为耻,反倒在家里耀武扬威起来,别说是一直被她看不上的韩氏了,便是同她保持着塑料姑嫂情的刘氏,也是劝说不成反被卫玫骂了个狗血淋头。

    直待到把钱氏这个亲祖母也给气得下不来床,卫玫却包袱款款地嫁入了简郡王府,三朝回门又跟卫庄这个亲生父亲起了冲突,卫庄嚷嚷着要将卫玫除族,卫玫却是冷笑一声就挎着简郡王扬长而去了。

    然后自打那次之后,也就是卫庄、钱氏、卫敬过世的时候,卫玫被简郡王硬拉着在祭礼上露了几面,除此之外,别说逢年过节了,就是到了卫庄他们忌日的时候,如果不是简郡王府的长史按时送了奠仪过来,只怕昌邑伯府的众人就要忘记家里还曾有过卫玫这个小姑太太了。

    这样一个不孝女,却是在如此敏感的时候突然上门了,韩氏不用想也知道,这必定是刘氏搞的鬼。轻蔑地扫了刘氏一眼,心里清楚她这是穷途末路以致连脸面都不要了,竟然连当年被卫玫当着一众下人的面揭破脸皮的大亏都给硬生生地咽了下去,也是真够没骨气的!

    只是,虽然心里越发瞧不上刘氏,可对于卫玫的到来,韩氏却是丝毫不敢掉以轻心的。因为即便他们可以借着钱氏和卫庄生前的那些说辞而刻意忽略卫玫这个不孝女,但现在她不仅自个儿来了,还把简郡王给拉了来,所谓官大一级压死人,更何况这位还是嘉平帝的堂兄、亲封的超品郡

    王了。

    只凭着这个身份,简郡王便是要插手昌邑伯府的家务事,他们也是敢怒不敢言的。更何况他确实是昌邑伯府的姑老爷,就分家的事儿说两句,更是没人能置喙了。

    至于他到底会偏向哪个?这还用问嘛?即便当年因着这门亲事,卫玫和刘氏彻底撕破了脸,但相比二房和三房,大房才是她一母所出的血脉至亲,卫玫又怎么可能会胳膊肘往外拐呢?更别说,卫玫一向同她这个继母不对付,又怎么可能会便宜了她呢?

    只是,卫瑾眼下已经不中用了,之前连半点血脉都没留下,过继之事已是板上钉钉,韩氏实在是想不出,刘氏不顾脸面地把卫玫叫回来,究竟能有什么用?

    韩氏百思不得其解,余光一直留意着刘氏,却也没耽误她起身同简郡王行礼。

    相比卫玫的趾高气扬不可一世,简郡王却是随和得很。见着众人要向他行礼,直接摆手道:“这里又不是朝堂,咱们今日只絮亲戚情分,别的虚礼就免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