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雪而生文学网>科幻>残明 > 第四十章 杀猪杀屁股
    经过几天的休整后,恭义营离开了吉安府,水陆并进,前往赣州方向。

    所有部队沿着赣江东岸步行,抚州义兵又找来了二十几艘船,为恭义营运送粮草辎重,恭义营这次去的都是清军占领区,没有后勤补给,粮食要多带些。

    和以往的大张旗鼓,遍贴檄文不同,恭义营这次行动很低调,没有攻打路过的两座清军县城,只管大模大样的自走自路,见到明军大队人马经过,那两座县城都是紧闭城门,哪敢出来招惹恭义营。

    到了距离大约赣州二百里的地方,距离清军大部队不远了,恭义营才停止前进,把船上的粮食物资运上岸,打发抚州义兵回去。

    “鞑子要是来抢船,不要和他们硬拼,只管放帆往下游冲,实在不行就上岸,鞑子为了抢船就顾不上追你们,人没事最重要……”汪克凡对刘淑再三嘱咐,没有恭义营的大军护卫,回去的路上,那些清军也许会出城拦截抚州义兵。

    “好!……好!”刘淑连着答应两声,都只说了一个好字,心里却升起一股异样的感觉。

    汪克凡是威名赫赫的大将,在江西百战百胜,刘淑对他一直充满了敬畏,没想到他竟然这么细心,这么耐心……

    ……

    赣州,自古就是华南重镇,雄踞于群山峻岭之间,三江汇合之地。

    三江汇合,指的是两条支流在此汇聚成赣江,形成一个“人”字形,地形和重庆有些类似,赣州像是水中的一座半岛,三面环水,易守难攻。

    对于南明政权来说,能否守住赣州具有重要意义,随着清军的不断进攻。南明的地盘越来越小,越来越扁,被挤压成一字长蛇的形状,如果说隆武帝所在的福建是蛇头,赣州就是七寸。

    明军已经退无可退,不得已奋起抵抗,虽然战斗力仍然很差。但和当年望风而降望风而逃的弘光朝廷比起来,已经有了很大的进步,当清军攻入江西南部之后,双方在赣州展开了一场生死之战。

    明军虽然拼死抵抗,但无论兵力还是战斗力,金声桓的绿营兵都比明军强得太多。他用了两个多月的时间,逐步扫清了外围的县城和据点,对赣州完成了包围,同时在赣江等河流沿岸修筑了大量的营寨据点,切断了赣州和外界的水陆联系。

    江西督师万元吉仗着城池坚固,地形险要,死守赣州城。金声桓也不急不躁,步步为营,设寨筑垒,把赣州包围的水泄不通,并且做好了围城打援的准备。

    眼看赣州城岌岌可危,却没有明军的援兵到达,金声桓非常得意,如果能顺利攻克赣州。平定江西全境,满清论功行赏,怎么也得给他个提督……不料恭义营突然杀入江西,到处煽风点火,打乱了他的计划。

    金声桓被迫抽调部队,去围剿恭义营,但并没有放弃对赣州的包围。他留下副将王得仁和将近五万人马,据守各处营寨据点,继续围困赣州。

    王得仁,原来是大顺军白旺的部将。绰号王杂毛,投降满清后被金声桓收编,手下的部队都是大顺军精锐,战斗力比金声桓的部队还要强上几分。

    (白旺在前文中出现过好几次,占据襄阳四府,独自对抗左良玉几十万大军,手下的部队战斗力很强。李自成死后,白旺被部将杀害,这支部队投降了满清,被金声桓收编。)

    恭义营要面对的,就是这样一个对手……

    如何救援赣州的明军,在恭义营内部引起了激烈的讨论。

    随着斥候探马的回报,清军的兵力部署基本浮出水面,敌情渐渐清晰。

    王得仁的优势在于兵力多,战斗力也很强,有大量坚固的据点营寨可以坚守,金声桓的援军随时可能到达……而他的劣势在于腹背受敌,还想保持对赣州的围困,部队部署的方向都对着赣州,面对恭义营的侧后方比较空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