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邓秀宁也没想明白,那些人是怎么做到两头瞒的,在心里琢磨了几个月,她才有了一些头绪。

    这年代,通讯不发达,有电话或者信来了,要经过好几道手,消息才能辗转传到人,只要中间有人拦一拦,朱凤英被瞒死也不奇怪。

    朱凤英一直到啃完了一根黄瓜,才有些回过神来,说:“那我得准备准备,把梁玉莲那些破事儿,好好和我大儿说说!”

    梁玉莲出墙的事情,一直是梗在朱凤英心头的刺,现在邓奎先要回来了,朱凤英觉得终于等到报仇的时候了。

    邓秀宁把吃剩的最后一点黄瓜蒂扔给那几只鸡,说:“奶奶,要是他们拦着,你连我爹都见不着,更别说跟他告状了。”

    朱凤英一听就怒了:“他们敢?难道他们能拦着我儿子来看我?”

    “他们还真敢,不然为什么到现在都没人和你说一声,我爹要回来了呢?我爹打完了解放,又打了美帝国才回来,肯定立了功,升了官的。军务很忙,他能待在村里的时间就不长,只要这段时间把你放倒了,就算是你有一千个一万个状要告,他也听不到。”

    朱凤英也没想到,自己这才三岁多的孙女,想事情倒是十分周到,一点都不像个小孩儿。

    她那模样,倒是让朱凤英不由得生出了许多信任来,忙问:“那咱们怎么办?我必须要见到我儿子!”

    邓秀宁凑到她耳边,把自己的想法说了一遍,朱凤英还有些半信半疑:“这样就可以了?”

    邓秀宁点头:“那是当然,咱们两老的老,小的小,来硬的咱们吃亏,只能这样办。等你见到我爹了,一切就都好说了。”

    朱凤英想了想,觉得也是这个道理。

    又额外地叮嘱了朱凤英几句,邓秀宁站起身来,准备回去了。

    朱凤英知道这孙女不能多待,也没留,只叹息着把她送走了。

    邓秀宁此时所谓的家,其实是她亲妈梁玉莲二婚的家庭,他们才是一家三个,邓秀宁充其量是个外人。

    果然一进门,亲妈梁玉莲的咒骂就迎面而来:“见天往外跑,你这个背时鬼!怎么就不死在外头别回来了!”

    被她抱在怀里的妹妹叽叽咯咯地鹦鹉学舌:“背时鬼!背时鬼!”

    邓秀宁只装作没听见,要是梁玉莲真不高兴了,招呼她的就不是这样简单的咒骂,而是劈头盖脸的巴掌了。

    她估摸着,其实梁玉莲心里挺乐意她去亲奶奶家的,这样梁玉莲既可以不给她吃食,省下了一份口粮,还能有个免费的劳力,完全是占便宜的事儿。

    梁玉莲见邓秀宁像个木头人似得,也知道她是三棍子打不出一个屁来,随口指道:“去把猪食给烧上,别给老娘又煮糊了!”

    邓秀宁忙去了烧火房,熟练地生火煮猪食。

    她宁愿忍受烧火的闷热,也不想和梁玉莲多待一会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