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雪而生文学网>都市>福运小农女 > 第十一章 起源与由来
    上哇村地理位置优越,是周围所有村中外部环境最好的。

    村前有清水,周围有肥田,村后有高山。

    依山傍水,土地肥沃。

    对庄户人家而言,这里简直就是理想住所。

    前些年的时候,为了让其发展的更好,村里嚷着要修道,老赵家运气好,所修的其中一条直通他家门口。

    眼下李氏只要出门,就能看到这条既宽敞又敞亮的大道。

    大道宽约一丈,一路延伸至远处村东口,虽多用黄泥铺成,但地面却修的相当平整又厚实,比之一般的那种乡间地头那些儿不足三尺的小路,看着气派又得体。

    这还不止,当初修建时,考虑到积水积雪问题,他们村的里正更是参照县里面的构造,特意在这条大道两侧更是铲出了一尺长,半尺深的土沟,全做为阴天下雨时的水道,时刻保障这条大道的清爽与干净。

    别的不说,光是天天看着这样的体面又整洁的大道,来往的村民心里都美的很。

    走在这条大道上,连紧贴地面的脚步都是轻松快活的。

    这还不算,须知原本上哇村整体呈田字结构,并不明显。

    眼下村中多了两条大道,却让整个村子的田字更为凸出。

    两条宽敞整洁的大道,横贯东南西北四个方位,将上哇村平均分成了四个小块。

    赵福祥一家子就住在田字框的最右侧,也就是西南角落,紧挨这条南北大道边缘。

    也可以说,整个上哇村中姓赵的人家,几乎都住在西南角落。

    至于他们为什么住在这面,还要从四十年前,赵福祥四兄弟逃难开始说起。

    四十年前,中原东南部直接发生了一场史无前例的巨大暴乱,中原东南部属富饶之地,一直是各大势力的口中肥肉。

    加之那个时候,朝廷无能,贪官污吏盛行,无数大小势力全都开始冒头兴起,不断互相征伐,抢夺中原这块肥美的地盘。

    也因此让原本颇为富裕的中原无数东南部村民被迫流离失所,成为了无依无靠的流民,甚至落地为寇,成为鱼肉乡里的匪患。

    那个年代,流民过极惨,他们失去了赖以生存的土地,失去了亲朋好友,甚至倒霉的青壮年,还要被三不五时冒出来的势力抓去当兵或者被下山的匪寇抢夺。

    这种看不到希望的生活,可以说是生不如死。

    流民们想安稳的活下去,只能选择离开故土,北上亦或者南下逃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