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雪而生文学网>都市>大宋风华 > 二九五、身不由己
    人在江湖,身不由己。

    方毫很快就体会到这句话是什么意思了。

    原本以为用不了多久便可以抵达济州岛,但是前前后后,却是耽搁了近一个月时间,他这才随船出发。

    船先是向东,到了一处被称为“流求金山”的所在,据说也是东海商会的据点,但是他们不允许离开港口,只能在固定的区域内行动。船上下了货物,补充了淡水,便又向北,借着春日起的南风,倒是没用太多功夫,抵达了济州岛。

    “看到没有,海鸥之下,便是五国城了。”方毫嘴巴甜,加之又有大人物关照,他与船东的关系还算不错,故此才可以在要抵达时,来到船头远观。

    船上其余客商,许多现在还被赶在舱里,不允许出来呢。

    “咦……规模不小啊。”方毫远远眺望过去,吃了一惊。

    这座五国城的规模,应当和明州城差不多大了!

    “那是啊,六万人口居住于此,放在大宋,也是座大城了。”船东颇为感慨地道。

    “六万……怎么有这许多人?”方毫吸了口冷气。

    “也不知道哪儿来的,东海商会有本事呗……咦,看起来,比我年前来时规模又大了啊!”

    那船东前一句话说错了,后一句话却对了。

    此时的五国城,已经不只六万人口,而是十万人口!

    去年上半年时,确实就是六万左右人口,主要是梁山寨带来的二万余人、收拢的燕境汉民二万余人,再加上土人、高丽人和少量的日本人,共是六万出头的人口。

    当然济州岛总人口不只这些,还有大量的土人和少量汉人分散居住在别处。

    可是辽河之战后,商会护卫队加上辽国的残兵控制了辽东半岛,从半岛大量迁移百姓来济州,今年冬天又不甚寒冷,至少渤海之外封冻时间非常短,故此二十余艘大船连环不歇,从辽东接来了五万左右汉人、一万多的其余各族。

    其余各族人,大多都是女子,载来的目的,是解决济州岛上多光棍的大问题。

    这还不是终结,如今宋与辽虽然达成密约,辽夺夏国河套,将之交与宋国,交换辽东之地,但夏尚未灭,土地交换也未完成,因此,仍然是二十艘船在不停地从辽东往济州运人。

    这些运来的人,在短暂的休整、检疫和培训之后,便塞入济州岛上各个牧场、农庄、矿山、窑场、工坊。按照周铨的计划,在半年之内,只管他们吃饭,根据他们这半年的表现,将决定下一步把他们安排在何处。

    他们也没有选择,辽东如今是战乱之地,随时面临着女真人的威胁,还有渤海人与汉人之间的矛盾也在激化。能到安全的地方,哪怕要暂时离乡背土,众人也是乐意的。

    更何况,东海商会有的是办法让他们乐意。

    在领水员的带领下,船终于靠到了岸上,方毫的目光在那高耸的灯塔上打了个转儿,紧接着,便盯住了码头边上正在训练的一队人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