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雪而生文学网>都市>明末汉之魂 > 第四百三十九章:皇帝入股
    这不奇怪,登莱巡抚这样的封疆大吏家里的产业会小得了?他家的织机和工匠怎么可能落后于其他家族!

    孙元化获罪未必遭受墙倒众人推的惨况,因为他是有组织的。

    江南是东林党人的老巢,党员孙元化的家小不可能被欺负了,况且孙元化的恩师徐光启还是当朝阁老呢!

    黄汉不要银子要新式机器、要先进技术孙家当然舍得给,况且虎穴城在几千里外的北方,开始生产布匹也谈不上跟松江府竞争。

    明朝的织布技术领先世界,织布机也是最先进的。

    黄汉买一部分样品回来动用大工匠加以研究,把易损件换成钢材,使用弹簧控制飞梭,立刻就能够使得织布机技术革新,直接提高生产效率。

    然后再开金手指使得珍妮纺纱机提前一个多世纪问世,以后布匹的成本会直线下降,布料便宜了会大量减少衣不遮体的汉人。

    价廉物美的布帛还会形成出口的拳头产品把他国的纺织业击垮,获得大量利润。

    北方的田亩只有一熟农作物,农闲的时间太多,必须给体系内老百姓增加凭借劳动获得报酬增加收入的机会。

    织布厂是个用工很多的劳动密集型产业,还可以使用大量妇女劳动力,而明末太多老百姓衣不遮体,冬天无法御寒,棉布的需求量巨大。

    况且黄氏在大规模建造帆船,传统的原材料大量使用竹子、草席的中国硬帆逐渐被西洋软帆代替,高品质帆布的需求一天天增多。

    进口帆布被西夷卡脖子是黄汉无法忍受的,因此黄氏要改造织布机生产帆布。

    以后用汉人独到的涂抹桐油技术防腐、防水生产出的帆布将要成为外贸产品去冲击西夷的市场。

    在京师逗留三天后,虽然皇帝没有下旨或传口谕来催,比较自觉的黄汉前往紫禁城再次求见皇帝准备辞行回宁远。

    崇祯得知黄汉求见的目的立刻传见。

    不夜城项目比较大,羡慕嫉妒恨不知凡几,黄汉认为不能独占利润,与其跟其他重臣、勋贵合作还不如直接便宜了崇祯。

    黄汉主动上奏皇帝,自己在外城搞了一个赚大钱的营生,请求皇帝为这个项目题写牌匾,这个牌匾当然是进入不夜城商业区的第一牌楼。

    皇帝以题字入股,以后每年都将要分润红利三万两白银。

    黄汉在外城大兴土木接纳了几千流民在做工,较好的缓解了京师郊外流民聚集的棘手问题。

    如此大动静皇帝当然心知肚明,他曾经下旨鼓励达官贵人此时去城外收留长随,鼓励大家多多雇工。

    黄汉请求崇祯给这个叫做不夜城的地方题字,皇帝根本没打算拒绝,他还希望树立典型让更多人效仿,要是再有几个如此规模的工程,京郊的流民问题就会迎刃而解。

    谁知黄汉还不让皇帝白帮忙,他出手大方,准备每年送三万两银子入内帑,礼多人不怪,皇帝也不例外,况且崇祯皇帝日子过得苦,真的比较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