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了个单方面问话的朝会回来,姬越把身上的厚实大氅解开,富贵人家御寒多用兽毛制成裘衣,但姬越很不喜欢这种奢侈的风气,所谓上行下效,今年曲沃城中甚至地方郡县都少有人这么穿了。

    这一点在姬越做太子时就有体现,不过不是裘衣,而是蹴鞠,太子足疾,因而曾在晋国风行的蹴鞠之戏渐渐销声匿迹,只在地方上还偶尔会有孩童蹴鞠,如今姬越登基,已经没有匠人制作鞠球。

    实际上姬越这些天正让少府制一批精致鞠球,冬日天寒,她虽然不能蹴鞠,但也记得小时候满街少年奔跑蹴鞠的欢腾景象,她准备待年节时由凤翎卫传赠鞠球给百姓,今年她也杀了不少人了,热闹热闹,刚好去去晦气。

    但鞠球还没制成,少府那边却送来了意想不到的新玩意儿。

    说是玩意儿好像有些委屈了,姬越围着两台半人多高的木牛和木马看了半晌,目光定定地看向比原本的少府少了几分圆滑气息,更多些士族气的中年官员,问道:“此物作何用处?”

    诸葛亮微微低着头,不去直视耀眼到灼目的紫薇帝星,温声应答道:“回禀陛下,此物名为木牛流马,木牛三足,滑轮为蹄,用以运输军粮,承重五石,流马四轮,用于运输水源,比军中辎重车更为轻便省力,步卒随手可牵,不耗马力。”

    姬越大为惊奇,但还能克制自己,抬手让顺意上前去试,顺意四十多岁的人了,推着一辆半人高的木牛竟然轻轻松松,毫无吃力之色,被叫回来时还有些意犹未尽,满脸都是新奇。

    姬越连忙又问道:“山路,沙路可行否?”

    诸葛亮想了想,说道:“山路可行,直道更佳,但想要在沙漠行军,还需改进。”

    姬越大喜,立刻道:“已经很好了,这套设计可是少府想出来的?”

    诸葛亮想了想,谦虚道:“老臣哪有这样的本事,是偶然间得到一本诸葛残篇上记载的,这些全是由一位诸葛孔明先生研制的,此外还有几样东西正在赶制,是极为精巧之物,一切都是这位先生的功劳。”

    姬越沉默了一下,只好顺着诸葛亮的话夸赞了几句,难免有些干巴巴的样子。

    诸葛亮的用意也很明显,原本的少府是个平庸之人,大病之后忽然灵光起来实在惹人怀疑,不如把所有的事情都推到一个不知名的先贤身上,往后再有什么发明创作也都可以推说找到了新的残篇,反正都是诸葛孔明之作,也算是异界扬名了吧。

    除了木牛流马之外,诸葛亮还带来了另外一样东西,经由他改进之后的诸葛连弩,原本的连弩太重太大,不方便携带,如今改进过的弩机重量大大减轻,也由原本的十支连发改进为二十支,适合大批量制作。

    晋时军中使用的是弓箭,虽然也有弩机,但由于铁器管理严格,通常不在外流传,就连凤翎卫也没有专门的弩机营,都是弓兵,姬越自己的弩机也不过两三副,很少使用。

    几乎看到诸葛连弩的瞬间,姬越就被折服了,她甚至不需要别人试用,自己摸索过后,向着不远处的树干上连发五支箭,十分精准地围出一个小小的梅花圈。

    姬越本能想要夸赞诸葛亮,但话到嘴边才想起了诸葛亮给自己的设定,沉默片刻,尴尬而不失礼貌地笑道:“这位诸葛孔明先生,真乃大才。”

    诸葛孔明先生微微含笑,露出一个深藏功与名的神情来。

    姬越还是下了很多赏赐,因为少府本来就是管这个的,从府库里搬一点到自家库房也就是了,没有多大的排场,诸葛亮在意的也不是这个,而是……如果他的相面之术没有问题的话,这位紫薇帝星似乎是位真凤凰?

    女主天下,且身与国运相连,毫无乱象,这就很有意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