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雪而生文学网>网游>神应有悔 > 第一百五十四章:御沟水
    宁显存虽然心中暗诽本来就是正义神自行歪题,面上却不敢违逆,再躬身道:“好教尊者得知,此番筱竹意图上位之事,背后可以肯定是亮金尊者在推波助澜。

    由是观之,岭南虹首夫人这面上借着诘难我宁国定下之姻亲之因由,内里应是借机给筱竹身旁之人壮声威。奈何亮金尊者已施惩戒,显存自不敢捋虎须,真心不敢插手,故此至多只能依规而行,念着以悠悠众口来阻之。

    此番求见,斗胆请尊者示下,显存该何所从,若尊者不插手,想怕亮金会有更多份额插手我宁国事务呢。”

    正义神沉吟了会,方才道:“不讳言,我已近古稀之年,如今若无事,都算着扶个孩儿接我。那老不死的本就年长我许多,无论怎算,第一要务当是寻个孩儿接他功法,别弄得与你一般,如此惶恐无人可接。”

    宁显存尴尬不已,年纪大有错吗?不过技不如人,被嘲讽也是大气都不敢出,唯唯诺诺一番不知所云。

    正义神应是无心之语,也没管宁显存,继续道:“接功法的孩儿,总不能太弱,亦不能太年长,想怕亮金之星与金昭玉粹,便已是我与他最好的选择了吧?”

    总算有个能接口的问题,宁显存赶紧道:“想来是的。”

    正义神接道:“你信笺中提及你那筱竹孩儿身旁的人,面上是岭南岷岭国之人。岭南与医心新年时宣告了同盟,年后你这宁国便被搅得纷乱,这老不死的,想怕最终还是为了那瑶华名声更响啊。”

    宁显存听到正义神语气缓了下来,似有回护宁国之意,趁势开始倒苦水,“显存不是没猜过如此,故此信笺中亦提及曾让筱竹孩儿直接上位,免得那亮金之人搞出事来得名声,筱竹孩儿却拒了直接接位。哎,明面有风雨坛、岭南派为难,暗地里若还涉了亮金尊者和医心坛,这几乎便是半个亮金联盟来侵入我宁国,显存再淡泊,亦无法淡然处之。”

    正义神安慰道:“非也,防民之口甚于防川,那岷岭国始终不似你宁国,岭南派门人并非皆是岷岭国皇室,把控上估摸不会如你一般牢固。既然老不死的不曾露脸,想来他亦是不欲我,或说不欲我义盟之人无甚缘由便入局,免得出甚么差池。只是如此这般,恩,换言之,应是有甚缘由欲让那瑶华入局。”

    宁显存踌躇道:“瑶华医师早已武相,破个虹首招无甚稀奇。。。”

    正义神理都没理宁显存,继续抢道:“罢了,显存你也莫要假惺惺。你我心知肚明,诸般不是,所图便应是你那王城大比。呵呵,那老不死的,又不想损些基石、又想让那瑶华有比拟我这操办擂台的声望啊。既然如此,也罢,让金粹归来也好有个说辞。”

    宁显存念着筱竹公主,隔了几辈,自己本就不熟,如今她必然早已心生外向,自然不欲让宁柏敦退位,何况开王城大比若未曾有台底协议,就将实力摆上台面的事,更是不想开。只是亮金首领出手,不得不听之任之,拟算着先捧起筱竹,待义盟首领正义神知晓后,会针尖对锋芒的将亮金首领的盘算一一应付。

    两大神级相互抵消后,在自个地盘上收拾残局,不过是小小武师,便算武侯圆满,那还不是手到擒来。可如今听正义神似乎对开王城大比之事不置可否,而且这言外之意似乎还牵扯到了名望之争,赶紧表态道:“显存一直未予孩儿们口实开启那王城大比,便是担心世人仰望尊者操办擂台赛此等大阵仗之余,尚有心情也赞上一番我等中庸之人。”

    正义神又停了会,似在决断,终道:“此等比武,亦会有些机缘,虽然没甚可能有高阶武者诞生,想来显存你不过担心惹我不快,方才特意来求个允可罢。那老不死的既然在暗中推波助澜,却又如此着相的出手,想怕你亦难以借着民意拦之。兼且,隐约有那瑶华身影,估摸真心是念着收了她当亲传?”

    最高身份收亲传这么重大之事,正义神也没指望宁显存能答,继续念叨:“窥得神之门径,自可一日千里,我俩一直都未插手年轻一辈之事,现今他如此流于世俗口碑,不应该啊。显存,这么说罢,估摸着那老不死的自身出了啥幺蛾子,你无需拦阻,且顺势而为,依着年岁与成就观之,不出意外,他最终会让瑶华那小丫头来取个头彩。

    若那老不死的借着风头火势,强让你开出你家祖规之王城大比,而瑶华无论借甚由头参与进来,便算她取了那头彩,亦能将宁国庶务任她呼风唤雨,无为道始终由你一手掌舵,她总不可能一直屈尊于你家孩儿之下。

    你且宽心,你这身武道,她若得了老不死的青睐,定然不屑谋了你;你这宁国,她终究无法鸠占鹊巢,轮不到她呼风唤雨。老不死的想怕要剑走偏锋,落幕前的疯狂罢了。

    我且慢慢观之,不宜直撄其锋,其意欲何为终归会显现,侠义盟乃王道正途,左不过兵来将挡水来土掩而已。

    你若不愿失些掌控,我也不为难你,你可自去阻了那老不死的;你若念想你家孩儿有些机缘,那便且随她去罢,他眼中盯着的又岂会仅是你一国之地。

    你的无为道血统至上,自该有一套辨明正统、继往开来之术,遑论现今还有个罗敏助你;你的宁国,杂着我与那老不死的各式孩儿,总不会因此覆灭。

    余者,想来于你而言,皆不足虑。”